文津图书奖有奖知识问答活动说明
活动时间:
2019年4月23日至2019年5月20日
答题说明:
答题限时30分钟完成,每位用户限答题1次。系统将根据答题成绩抽取获奖用户若干,奖品为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入围图书一本(随机发放)。奖品将于活动结束后采取邮寄方式发放。注意:请务必留下您的真实姓名、手机号码、邮寄地址,以便礼品发放。统一格式:姓名-电话-邮寄地址。
一部构思精巧的书信体儿童小说,祖孙两代之间一场关于爱、沟通和友谊的真诚对话。故事里,十三岁的女孩艾么因为爸爸工作调动,不得不离开她最亲近的外公和熟悉的朋友们,跟着爸妈搬去维也纳。陌生的环境和人际给她造成了接二连三的困扰,在与外公来来回回的通信里,一个全力倾诉,一个感同身受;一个据理力争,一个设身处地,不同视角的探问、激发和碰撞,展现了两代人在思维和行为习惯上的差异,以及面对差异时的沟通。作家以轻松自然不失幽默的文风洞开了当今少年儿童所面临的成长处境,如代际沟通、自我表达、矛盾化解、同学相处等等各种“世界难题”。
阿甲
在当代儿童文学中,以温和而真实的方式回应儿童的内在情感,一直是一项核心命题。《写给世界上最好的外公》以十三岁女孩艾么与外公之间持续往来的通信为核心结构,讲述了女孩在搬离故乡、融入新城市过程中的情绪起伏与成长轨迹。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将“代际沟通”这一复杂主题融入儿童视角之中,不以说教的方式展开,而是通过贴近日常生活的语言、场景和情感细节,使读者在祖孙两代人的交流与碰撞中,自然领会倾听、表达与理解的意义。
这是奥地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创作的一部现实题材小说,也是这位国际安徒生奖与林格伦文学奖双料得主备受推崇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采用独特的书信体结构构建故事线索,文字风格轻盈自然、幽默灵动。通过祖孙两代人书信的交互,读者仿佛在阅读一场真实的心灵对话,见证两颗心在时空阻隔下的不断靠近。艾么写信时毫无保留,外公则以恰到好处的节奏回应,有时安慰、有时反驳、有时沉默但始终在场。他不会评判对方,也不急于提供解决方案,而是通过反问、讲故事、换位思考……引导艾么自行寻找答案。这种富有耐心的引导式倾听,在当下的亲子关系中尤为珍贵。
涅斯特林格在发表安徒生奖获奖感言时说:“我写书的‘办法’很简单:既然孩子们生长于斯的环境不鼓励他们建立自己的乌托邦,那就挽起他们的手,向他们展示这个世界可以变得如何美好、快活、正义和人道。”在这部作品中,她一如既往地站在孩子这一边,但也拒绝粉饰成长,将青少年在迁徙、孤独、矛盾与尝试中所经历的真实状态如实呈现,展现了儿童文学所应具备的尊重与诚意。
从另一个角度看,《写给世界上最好的外公》也是一部写给家庭的代际沟通范本,书中外公写给“亲爱的艾么”的一封封温暖、真诚、幽默、睿智的回信,同样值得成人读者反复玩味。这些回信既是情感的回应,也构成了小说结构的内在节奏与情绪层级。在许多中国家庭中,祖辈是儿童成长的核心陪伴者,但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节奏变化,彼此间的交流往往面临断层。这本书以温柔而坚定的姿态,提醒我们如何重拾倾听与表达的勇气,也让我们重新思考家庭成员之间最本质的联结:理解、信任与爱。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能在艾么与外公的往复书信中找到共鸣,在幽默与坦诚之间看到自己的影子。它教会我们,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一次次倾诉与回应,在理解与被理解的过程中慢慢发生。
这部小说用朴素的形式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在这个社交媒体时代,让我们再次重温了书信的魅力——或许,慢一点的沟通会多一分温柔,也会让我们在亲情之间,更从容地抵达彼此。它也让我们相信,温柔的沟通可以跨越代际的距离,为成长中的孩子、思考中的家长、爱而不善言表的长辈,搭建真实而温暖的桥梁。